云何无明?善男子,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种种颠倒,犹如迷人四方易处;妄认四大为自身相,六尘缘影为自心相……由此妄有轮转生死,故名无明。善男子,此无明者,非实有体……一切众生于无生中,妄见生灭,是故说名轮转生死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地藏菩萨摩诃萨言:“……我即为说真实之义,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,毕竟无我,无作无受,无自无他,无行无到,无有方所,亦无过去、现在、未来;乃至为说十八空等,无有生死涅槃、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。又复为说一切诸法如幻、如化、如水中月、如镜中像……又烦恼生死,毕竟无体,求不可得,本来不生,实更无灭,自性寂静即是涅槃。如此所说,能破一切诸见,损自身心执著想故,得离怯弱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60部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卷下
地藏菩萨摩诃萨言:“……复有众生,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。……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,一向毕竟而无所有,其心怯弱,畏堕无所得中,或生断灭想、作增减见,转起诽谤,自轻轻他。我即为说如来法身,自性不空,有真实体,具足无量清净功业,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,非修非作,乃至一切众生身中,亦皆具足,不变不异,无增无减。……又复愚痴坚执众生,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,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,非修非作相故,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,或计自然堕邪倒见。我即为说,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,生如来色身,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60部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卷下
善知识,自心归依自性,是归依真佛。自归依者,除却自性中不善心、嫉妒心、谄曲心、吾我心、诳妄心、轻人心、慢他心、邪见心、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,常自见己过,不说他人好恶,是自归依。常须下心,普行恭敬,即是见性通达,更无滞碍,是自归依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
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何期自性本自清净!何期自性本不生灭!何期自性本自具足!何期自性本无动摇!何期自性能生万法!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
蕴之与界,凡夫见二,智者了达其性无二;无二之性,即是佛性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
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……性在身心存,性去身心坏。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。自性迷即是众生,自性觉即是佛。……自佛不归,无所依处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
所谓印者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如来常住无有变易。……常乐我净即是如来真实之性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240部《大方等大云经》
善男子,一切如来、应、正等觉,不可以色身见。夫如来者,即是法身。善男子,如来法身,即是诸法真如、法界;真如、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,如来法身亦复如是,无来无去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399卷
地藏菩萨摩诃萨言:“……我即为说如来法身,自性不空,有真实体,具足无量清净功业,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,非修非作,乃至一切众生身中,亦皆具足,不变不异,无增无减。……又复愚痴坚执众生,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,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,非修非作相故,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,或计自然堕邪倒见。我即为说,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,生如来色身,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60部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卷下
尔时,世尊告文殊师利:“汝今真实见如来乎?”文殊师利白佛言:“世尊,如来法身本不可见,我为众生故来见佛。佛法身者不可思议,无相无形,不来不去,非有非无,非见非不见,如如实际不去不来,非无非有,非处非非处,非一非二,非净非垢,不生不灭。我见如来,亦复如是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9部《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》
善男子。一切众生。常于法界妄生分别。而法界性实无分别。……一切法界实无有身。实相之相毕竟真实。是名如来。无量无边不可思议。诸大功德之所成就。如是身者。即是诸佛真法身也。其义甚深不可思议。如来法界深邃幽远。……如来法身不名肉身。佛身金刚非破坏身。成就具足无量功德。……所谓印者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如来常住无有变易。……常乐我净即是如来真实之性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240部《大方等大云经》
尔时,世尊告慧命舍利弗:“此甚深义,乃是如来智慧境界,亦是如来心所行处。舍利弗,如是深义,一切声闻、缘觉智慧所不能知,所不能见,不能观察,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?唯有诸佛如来智慧,乃能观察知见此义。舍利弗,一切声闻、缘觉所有智慧,于此义中唯可仰信,不能如实知见观察。舍利弗,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,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,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,如来藏者即是法身。舍利弗,如我所说法身义者,过于恒沙不离不脱、不断不异、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520部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
舍利弗,不离众生界有法身,不离法身有众生界,众生界即法身,法身即众生界。舍利弗,此二法者,义一名异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520部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
舍利弗,大邪见者,所谓见众生界增,见众生界减……舍利弗,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,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,谓众生界增,众生界减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520部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
佛告智轮。诸佛境界依如一切众生境界。智轮童子复白佛言。世尊。一切众生境界多少。佛告智轮。如是一切诸佛境界。此名一切众生境界。又复智轮。汝今当知诸佛境界及以一切众生境界。此二境界是一法界无有差别。……如是一切如来境界。及以一切众生境界。是一境界无二无别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05部《力庄严三昧经》
善男子,一切障礙即究竟觉,得念、失念,无非解脱;成法、破法,皆名涅槃;智慧、愚痴,通为般若;菩萨、外道所成就法,同是菩提;无明、真如,无异境界;诸戒定慧及淫怒痴,俱是梵行;众生、国土,同一法性;地狱、天宫,皆为净土;有性、无性,齐成佛道;一切烦恼,毕竟解脱;法界海慧,照了诸相,犹如虚空。此名如来随顺觉性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舍利弗,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,非过去际、非未来际,离二边故。舍利弗,非过去际者,离生时故;非未来际者,离灭时故。舍利弗,如来法身常,以不异法故,以不尽法故。舍利弗,如来法身恒,以常可归依故,以未来际平等故。舍利弗,如来法身清凉,以不二法故,以无分别法故。舍利弗,如来法身不变,以非灭法故,以非作法故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520部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
地藏菩萨摩诃萨言:“……我即为说如来法身,自性不空,有真实体,具足无量清净功业,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,非修非作,乃至一切众生身中,亦皆具足,不变不异,无增无减。……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60部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卷下
善男子,此菩萨及末世众生,修习此心得成就者,于此无修亦无成就,圆觉普照,寂灭无二,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,犹如空华乱起乱灭,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,始知众生本来成佛,生死、涅槃犹如昨梦。善男子,如昨梦故,当知生死及与涅槃,无起无灭,无来无去。其所证者,无得无失,无取无舍;其能证者,无作无止,无任无灭;于此证中,无能无所;毕竟无证,亦无证者,一切法性平等不坏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于是,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叉手,而白佛言:“……世尊,若诸众生本来成佛,何故复有一切无明?若诸无明众生本有,何因缘故,如来复说本来成佛?十方异生本成佛道,后起无明,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?……”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。”尔时,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: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如是分别,非为正问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云何无明?善男子,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种种颠倒,犹如迷人四方易处;妄认四大为自身相,六尘缘影为自心相……由此妄有轮转生死,故名无明。善男子,此无明者,非实有体……一切众生于无生中,妄见生灭,是故说名轮转生死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善男子,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妄想执有我、人、众生及与寿命,认四颠倒为实我体,由此便生憎爱二境,于虚妄体重执虚妄,二妄相依生妄业道,有妄业故妄见流转,厌流转者妄见涅槃,由此不能入清净觉。……善男子,觉成就故,当知菩萨不与法缚、不求法脱,不厌生死、不爱涅槃,不敬持戒、不憎毁禁,不重久习、不轻初学。何以故?一切觉故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善男子,一切如来妙圆觉心,本无菩提及与涅槃,亦无成佛及不成佛,无妄轮回及非轮回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舍利子言:“曼殊室利,佛于法界岂不证耶?”“不也,大德。所以者何?佛即法界,法界即佛,法界不应还证法界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574卷
佛告善现:“我以五眼如实观察,决定无我实能证得无上菩提,安立有情三聚差别。然诸有情愚痴颠倒,于非实法起实法想,于非实有情起实有情想;我为除遣彼虚妄执,依世俗说,不依胜义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524卷
具寿善现便白佛言:“佛证无上正等觉时,所得佛法为依世俗说名为得,为依胜义说名得耶?”佛告善现:“此依世俗,不依胜义。若依胜义,能得、所得俱不可得。所以者何?若谓此人得如是法便有所得,有所得者便执有二,执有二者不能得果亦无现观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537卷
地藏菩萨摩诃萨言:“……复有众生,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。……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,一向毕竟而无所有,其心怯弱,畏堕无所得中,或生断灭想、作增减见,转起诽谤,自轻轻他。我即为说如来法身,自性不空,有真实体,具足无量清净功业,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,非修非作,乃至一切众生身中,亦皆具足,不变不异,无增无减。……又复愚痴坚执众生,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,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,非修非作相故,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,或计自然堕邪倒见。我即为说,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,生如来色身,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60部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卷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