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不同经文对往生的开示

  • juezhao
  • Apr 13, 2021
  • 8 min read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 第196部 《佛说阿弥陀经》摘录整理:

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。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 第23部 《佛说阿弥陀经》摘录整理:

佛告阿逸菩萨等:“诸天、帝王、人民,我皆语汝曹,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,虽不能大精进、禅定、持经戒者,大要当作善:一者、不得杀生;二者、不得盗窃;三者、不得淫泆奸爱他人妇女;四者、不得调欺;五者、不得饮酒;六者、不得两舌;七者、不得恶口;八者、不得妄言;九者、不得嫉妒;十者、不得贪餮。不得心中有所悭惜,不得瞋怒,不得愚痴,不得随心嗜欲,不得心中悔,不得狐疑,当作孝顺,当作至诚忠信,当信受佛经语,深当信作善后世得其福。奉持如是,其法不亏失者,在心所愿,可得往生阿弥陀佛国。至要当斋戒一心清净,昼夜常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,十日十夜不断绝,我皆慈哀之,悉令生阿弥陀佛国。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 第194部 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摘录整理:

尔时,世尊告韦提希:“汝今知不?阿弥陀佛去此不远。汝当系念,谛观彼国净业成者。我今为汝广说众譬,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,得生西方极乐国土。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:一者、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;二者、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;三者、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如此三事,名为净业。”

佛告韦提希:“汝今知不?此三种业,乃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。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 第24部 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摘录整理:

佛告阿难:“其有众生生彼国者,皆悉住于正定之聚。所以者何?彼佛国中,无诸邪聚及不定聚。十方恒沙诸佛如来,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。诸有众生闻其名号,信心欢喜,乃至一念,至心回向愿生彼国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转;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。”

佛言:“……汝等于是广植德本,布恩施惠,勿犯道禁,忍辱、精进、一心、智慧,转相教化,为德立善,正心正意,斋戒清净一日一夜,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所以者何?彼佛国土无为自然,皆积众善,无毛发之恶。于此修善十日十夜,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。所以者何?他方佛国为善者多,为恶者少,福德自然,无造恶之地。唯此间多恶,无有自然,勤苦求欲,转相欺殆,心劳形困,饮苦食毒,如是恶务未尝宁息。吾哀汝等天人之类,苦心诲喻教令修善,随宜开导授与经法,莫不承用,在意所愿,皆令得道。……”

尔时,阿难白佛言:“世尊,若彼国土无须弥山,其四天王及忉利天,依何而住?”佛语阿难:“第三炎天,乃至色究竟天,皆依何住?”阿难白佛:“行业果报,不可思议。”佛语阿难:“行业果报不可思议,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。其诸众生功德善力,住行业之地,故能尔耳!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97部 《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附神力传》摘录整理:

南无阿弥多婆夜哆(多曷切一)他伽哆(都饿切二)夜哆地(途卖切三)夜他阿弥利(上声四)都婆毗(五)阿弥利哆(六)悉眈婆毗(七)阿弥利哆(八)毗迦兰谛(九)阿弥利哆(十)毗迦兰哆(十一)伽弥腻(十二)伽伽那(十三)枳多迦隶(十四)莎婆诃(十五)

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能诵此咒者,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,无令怨家而得其便,现世常得安隐,临命终时任运往生。

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者,乃宋元嘉末年,求那跋陀重奉制译,合计五十九字一十五句。龙树菩萨愿生安养,梦感此咒。耶舍三藏诵此咒,天平寺锈法师,从耶舍三藏口受此咒。其人云:“经本外国不来。若欲受持咒法,嚼杨枝、澡豆、漱口、然香,于佛像前胡跪合掌,日夜六时各诵三七遍,即灭四重、五逆、十恶、谤方等罪,悉得灭除。现世所求皆得,不为恶鬼神所惑乱。若数满二十万遍,即感得菩提牙生。若至三十万遍,即面见阿弥陀佛。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42部 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卷第六之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:

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“我忆往昔恒河沙劫,有佛出世,名无量光,十二如来相继一劫,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,彼佛教我念佛三昧。譬如有人,一专为忆,一人专忘,如是二人,若逢不逢,或见非见;二人相忆,二忆念深,如是乃至从生至生,同于形影,不相乖异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,如母忆子,若子逃逝,虽忆何为?子若忆母如母忆时,母子历生不相违远。若众生心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;去佛不远,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。如染香人身有香气,此则名曰香光庄严。我本因地,以念佛心入无生忍,今于此界,摄念佛人归于净土。佛问圆通,我无选择,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。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85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》卷第四十《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摘录整理:

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。称叹如来胜功德已。告诸菩萨及善财言。善男子。如来功德。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。相续演说不可穷尽。若欲成就此功德门。应修十种广大行愿。何等为十。一者礼敬诸佛。二者称赞如来。三者广修供养。四者忏悔业障。五者随喜功德。六者请转法轮。七者请佛住世。八者常随佛学。九者恒顺众生。十者普皆回向。

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。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。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。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。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。相续不断。所得功德。若复有人。闻此愿王。一经于耳。所有功德。比前功德。百分不及一。千分不及一。乃至优波尼沙陀分。亦不及一。或复有人。以深信心。于此大愿。受持读诵。乃至书写一四句偈。速能除灭五无间业。所有世间身心等病。种种苦恼。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。皆得销除。一切魔军。夜叉罗刹。若鸠槃荼若毗舍阇。若部多等。饮血啖肉诸恶鬼神。皆悉远离。或时发心。亲近守护。是故若人诵此愿者。行于世间。无有障碍。如空中月出于云翳。诸佛菩萨之所称赞。一切人天皆应礼敬。一切众生悉应供养。此善男子。善得人身。圆满普贤所有功德。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。具三十二大丈夫相。若生人天。所在之处。常居胜族。悉能破坏一切恶趣。悉能远离一切恶友。悉能制伏一切外道。悉能解脱一切烦恼。如师子王摧伏群兽。堪受一切众生供养。又复是人。临命终时。最后刹那。一切诸根悉皆散坏。一切亲属悉皆舍离。一切威势悉皆退失。辅相大臣。宫城内外象马车乘。珍宝伏藏。如是一切无复相随。唯此愿王不相舍离。于一切时。引导其前。一刹那中。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到已即见阿弥陀佛。文殊师利菩萨。普贤菩萨。观自在菩萨。弥勒菩萨等。此诸菩萨色相端严。功德具足。所共围绕。其人自见。生莲华中。蒙佛授记。得授记已。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。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。以智慧力。随众生心。而为利益。不久当坐菩提道场。降伏魔军。成等正觉。转妙法轮。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。发菩提心。随其根性。教化成熟。乃至尽于未来劫海。广能利益一切众生。善男子。彼诸众生。若闻若信此大愿王。受持读诵。广为人说。所有功德。除佛世尊余无知者。是故汝等。闻此愿王。莫生疑念。应当谛受。受已能读。读已能诵。诵已能持。乃至书写。广为人说。是诸人等。于一念中。所有行愿。皆得成就。所获福聚无量无边。能于烦恼大苦海中。拔济众生。令其出离。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。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 第481部《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》摘录整理:

若有受持彼佛名号。坚固其心忆念不忘。十日十夜。除舍散乱。精勤修集念佛三昧。知彼如来常恒住于安乐世界。忆念相续勿令断绝。受持读诵此鼓音声王大陀罗尼。十日十夜。六时专念。五体投地礼敬彼佛。坚固正念悉除散乱。若能令心念念不绝。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。并见十方世界如来及所住处。唯除重障钝根之人。于今少时所不能睹。一切诸善皆悉回向。愿得往生安乐世界。垂终之日。阿弥陀佛与诸大众。现其人前安慰称善。是人即时甚生庆悦。以是因缘。如其所愿寻得往生。佛告诸比丘。何等名为鼓音声王大陀罗尼。吾今当说。汝等善听。唯然受教。于时世尊即说咒曰。

多狄他(一)婆离(二)阿婆离(三)娑摩婆罗(四)尼地奢(五)昵阇多祢(六)昵茂邸(七)昵茂企(八)阇罗婆罗车驮祢(九)宿佉波啼呢地奢(十)阿弥多由婆离(十一)阿弥多蛇伽婆昵呵隶(十二)阿弥多蛇波罗娑陀祢(十三)涅浮提(十四)阿迦舍昵浮陀(十五)阿迦舍昵提奢(十六)阿迦舍昵阇啼(十七)阿迦舍久舍离(十八)阿迦舍达奢尼(十九)阿迦舍提咃祢(二十)留波昵提奢(二十一)噜跛坦泥势(二十二)遮埵唎达摩波罗娑阿祢(二十三)遮唾唎阿利蛇娑帝蛇波罗娑陀祢(二十四)遮埵唎末伽婆那波罗娑陀祢(二十五)婆罗毗梨耶波罗娑陀祢(二十六)达摩呻他祢(二十七)久舍离(二十八)久舍罗昵提奢(二十九)久奢罗波罗啼咃祢(三十)佛陀久奢离(三十一)毗佛陀波罗波斯(三十二)达摩迦罗祢(三十三)昵专啼(三十四)昵浮提(三十五)毗摩离(三十六)毗罗阇(三十七)罗阇(三十八)罗斯(三十九)罗娑岐(四十)罗娑伽罗婆离(四十一)罗娑伽罗阿地咃祢(四十二)久舍离(四十三)波罗啼久舍离(四十四)毗久舍离(四十五)咃啼(四十六)修陀多至啼(四十七)修波罗舍多至啼(四十八)修波罗啼痴啼(四十九)修离(五十)修目企(五十一)达咩(五十二)达达啼(五十三)离婆(五十四)遮婆离(五十五)阿[少/兔]舍婆离(五十六)佛陀迦舍昵裘祢佛陀迦舍裘祢(五十七)娑婆呵(五十八)

此是阿弥陀鼓音声王大陀罗尼。若有比丘比丘尼。清信士女。常应至诚受持读诵。如说修行。行此持法当处闲寂。洗浴其身着新净衣。饮食白素。不啖酒肉及以五辛。常修梵行。以好香花。供养阿弥陀如来。及佛道场。大菩萨众。常应如是专心系念。发愿求生安乐世界。精勤不怠如其所愿。必得往生于彼佛世界。时阿弥陀佛。与诸大众坐宝莲花。其土丛林花果鲜敷。间错严饰。复有树王。香风馥扇出和雅音。纯说无上不思议法。复有妙香名曰光明。若干涂香亦是宝香。阿弥陀佛。于大宝花结加趺坐。有二菩萨。一名观世音。二名大势至。是二菩萨。侍立左右。无数菩萨周匝围绕于此众中。若能深信无狐疑者。必得往生阿弥陀国。其地真金。七宝莲花自然踊出。若有四众。受持读诵彼佛名号。乃至无有水火毒药刀杖之怖。亦复无有夜叉等怖。除有过去重罪业障。极至七生。必果所愿。佛说是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时。无量众生皆悉发愿。志求生彼极乐世界。

 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